CKS College News

中正學院師生赴漳州研學 深化中菲教育交流 探索雙語職能結合

  • Print

( 菲律濱中正學院訊) 為響應中國「職教出海」倡議,推動「菲律濱海絲學院」建設及中菲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職教合作,本校師生一行17人於2025年6月3日赴福建省漳州市,參與由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市僑辦、外辦及團市委聯合主辦的「中文領航 尋根海絲」華裔青年研學營。為期8天的研學活動,透過文化體驗與職業教育交流,深化中菲友好關係,並探索「中文+職業技能」的創新合作模式。

開營儀式在漳州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本校校長葉啟明、副校長蔡崢勇、中文總主任朱惠玲、中文部數學科主任蔡景選,親自率領13名本校學子參與;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林培榕、副校長吳錦城,漳州市僑辦主任肖揚權、外辦副主任何華成等嘉賓也出席典禮。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林培榕致歡迎詞時表示,作為中國「雙高計劃」重點建設院校,漳職長期以「海絲學院」為平台推動國際合作。去年2024年12月更訪菲與中正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設立「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此次研學營即是兩校合作的首個實踐項目,期盼參營學子能成為中菲文化交流的橋樑。

葉啟明校長則指出,今年適逢中菲建交50週年,兩國在教育、經貿等領域的合作日益緊密。他高度肯定中國職業教育的成就,並勉勵中正參營的學員成為「中國文化的探索者、職業技能的學習者、中菲友誼的傳遞者」,將「中文+職業技能」模式帶回菲律濱,惠及更多青年。

學員代表施燕鈴表示,雖成長於海外,卻始終心繫中華文化,未來將積極傳播所學,「講好中國故事,展現文化魅力」。

儀式上,兩校及漳州市僑辦互贈紀念品,並參觀京東產業學院與智能製造基地等教學實訓場所,實地了解中國職教的發展成果。

八天行程中,學員參與多項文化與技能並重的研學活動,包括:

一、非遺技藝體驗
親手製作陶藝、漳繡與貝雕作品,深入感受閩南傳統技藝與匠人精神。

二、文化地標探訪
走訪漳州古城、長泰孔廟、華安二宜樓、官畬村等地,了解「海上絲綢之路」歷史與中華建築之美。

三、企業實地考察
參訪片仔癀等知名企業,觀察現代產業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創新。

6月8日晚間,研習營舉行簡單而隆重的閉幕儀式,頒發學員結業證書,並表彰表現優異的學員。現場洋溢著溫馨熱絡的氛圍。

儀式上,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吳錦城致辭表示,研學營期間,學員們透過非遺體驗、文化考察等活動,深入瞭解漳州的歷史底蘊與現代發展,展現了菲律濱華裔青年對中華文化的熱情與學習精神。他勉勵學員們將所學帶回菲律濱,成為中菲文化交流的使者,並強調學院將持續推動兩國教育合作,為「一帶一路」注入新活力。

學員心得分享環節時,學員代表黃凱穎同學感性表示:「這不僅是一趟文化之旅,更是一場心靈的尋根。」她特別感謝兩校師生的悉心安排,讓學員們在陶藝、刺繡等活動中親身感受中華傳統技藝的魅力,並在華安土樓等世遺景點體悟血脈相連的文化認同。

結業證書頒發名單:

施清海、柯佳伶、林千慧、姚銘霏、黃凱穎、林巧慧、施珊怡、施燕鈴、邱如珊、陳炫貴、莊鴻霖、李嘉萍等13位學員,以及帶隊教師蔡景選主任

優秀作品獎得主:

最後,全體師生合影留念,為這場跨越國界的文化交流活動留下珍貴記憶。主辦方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類似交流項目,為促進中菲文化理解與友誼搭建更多橋樑。

活動期間,兩校亦舉行座談會,就共建「菲律賓海絲學院」、開設「中文+職業技能」課程及推動國際學生聯合培養等議題深入交流,為未來雙邊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葉啟明校長表示,中正學院作為菲國華文教育重鎮,長期致力促進中菲友好關係。此次研學營不僅強化兩校夥伴關係,更讓更多華裔青年拓寬視野,親身見證祖(籍)國的發展成就,增強文化自信與認同,並肩負起文化交流的使命。正如林培榕校長所言:「青年是中菲友誼的未來。」兩校期待以教育為紐帶,共寫更多精彩篇章,引領兩國關係走向更高層次。學院將持續推動類似項目,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教育合作注入新動能。

6 — 19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