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濱中正學院訊 )為深化菲華青年對祖籍國的認識,並促進中菲友好交流,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律濱大使館於 2025年 6月 25日至 7月 1日舉辦「第三期菲華青年精英研習班」,組織菲華青年代表赴中國四川省進行為期一週的深度參訪與學習。
中正學院五位優秀校友獲推薦參加本次研習班。他們不僅在各自領域成就斐然,更長年致力推動中菲民間交流。此行成果豐碩,為兩國合作關係注入新動力,展現華裔青年的時代責任與橋樑角色。
獲選參與本次研習班的五位校友,皆為中正學院培育出的菲華社會傑出青年翹楚,體現本校「全人教育」理念的成果:
黃溫兒(2003年大學商科管理系畢業校友):本校校友總會獎勵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得力工具菲律賓總代理,將中國製造引入菲市場,促進中菲貿易互通。
許培城(2005年中學畢業校友):本校校友總會中國分會創會會長,橫跨 食品科技與新能源產業,致力推動綠色技術合作。
施伽樺(2005年中學畢業校友):地產界精英,菲第三代華裔,為菲華青年企業家商會 (Anvil Business Club) 與 Markprof 基金會成員,專精跨文化商業協作。
洪佩媚(2007年中學畢業校友):本校校友總會委員、中國分會副會長,電商平臺「飛飛電商」創辦人,搭築中菲數位經濟橋樑。
柳長城 ( 2011 年中學畢業校友):本校校友總會調解組副主任、菲證券交易委員會前主席特別助理、菲律濱童子軍總會成人領導力委員會副培訓師,長期深耕青少年領導力培養,傳承華社服務精神。
研習活動內容豐富,從歷史底蘊到產業發展到科技前沿,為三大參訪主軸。
一、課堂思辨與宏觀視角
首日於四川大學展開學術課程,王紅教授講解「唐宋文豪與巴蜀文化」,雷莉教授剖析「一帶一路與東南亞合作」,奠定學員對四川在中國歷史與現代戰略雙重角色的深刻理解。許培城表示:「《新質生產力》概念讓我們看見中國經濟轉型的科學路徑,對新能源領域合作帶來重要啟發。」
二、遺址巡禮與歷史反思
學員走訪三星堆博物館,驚嘆古蜀文明的創新與神祕;於建川博物館抗戰館正視國共合作抗日歷史。柳長城感慨:「銘記歷史方能珍惜和平,華裔青年應傳遞正確史觀。」此外,都江堰水利工程與熊貓基地也展現人與自然和諧的東方智慧。
三、產業創新與科技實力
學員參訪極米光電、四川時代(寧德時代子公司)、五糧液集團等標竿企業,見證傳統產業升級與科技突破。施伽樺指出:「極米投影儀的場景創新,正是《中國智造》的縮影。」成都科創生態島與人形機器人中心更讓學員親睹中國前沿科技,黃溫兒表示:「這些實例打破刻板印象,菲律賓可借鏡中國的產學研整合模式,突破技術瓶頸。」
研習活動深化中菲友好的時代意義。洪佩媚表示:「此行讓我們體認到華裔青年的雙重角色——既是中華文化的承載者,更是中菲合作的天然紐帶。」當前全球局勢快速變化下,中國透過「一帶一路」深化與東南亞聯結,而四川作為內陸開放高地,其產業升級、科技創新與文化發展,正為菲律賓華商提供轉型契機與發展靈感。
全體學員特別向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四川省僑務辦公室致謝,感謝主辦單位的精心安排與熱情接待,使此次深度參訪學習得以圓滿成功。五位校友也承諾,未來將把所見所學轉化為具體行動,促進中菲兩國在經貿、科技與人文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為共築中菲命運共同體貢獻心力。
葉啟明校長表示,學校將持續推薦優秀青年參與此類研習活動,培養兼具國際視野與文化根基的下一代華裔領袖,讓他們在全球舞台上展現華社新世代的風采與影響力,為中菲友誼開拓更寬廣的未來。
7 — 9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