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S College News
中正學院代表赴滬參加 「華東師大」國際中文教育標準培訓汲取新知
- Created on February 25, 2025 2:13 PM
- Last Updated on February 25, 2025 2:13 PM
- February 25, 2025 2:13 PM
為了推動國際中文教育核心標準的廣泛應用,並有效促進其對教學工作的指導作用,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華東師範大學承辦的「國際中文教育標準指導下的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專項培訓(培訓師二期專場)」於2025年1月13日在華東師範大學正式啟動。
本校小學中文主任方永輝代表參加此次意義非凡的培訓,與來自菲律濱、越南、印尼、泰國、蒙古、緬甸、柬埔寨等10個亞洲國家的近60名本土核心教師,以及來自國內28所高校的50名青年骨幹教師齊聚一堂,共同開啟這場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學習與交流之旅。
培訓課程由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資深專家與學者主講,內容包括專業講座、專題研討、小班授課等多個環節,旨在深入提升學員對國際中文教育標準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國際漢語教師研修基地副主任丁安琪教授為此培訓開設了首場講座,首先介紹了本次專項培訓的框架,並詳細解讀了「國際中文教育標準體系規劃」及「國際中文教育核心標準」。培訓期間,來自全國各大大學的11位專家圍繞核心標準開展了14場講座和研討,講授內容涉及詞彙教學、語法教學、語音教學、漢字教學、資源選用與開發、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技能、教學案例分析、教學標準比較及文化教學等多個面向。
在培訓過程中,學員們也參訪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UNESCO),並聆聽了該中心主任張民選教授題為《探討如何做好教師培訓師》的講座,進一步明確了作為國際中文教師培訓師的責任與意義。
本培訓結合了大班講座研討與小班試講分享的教學模式,緊密圍繞教學目標,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助學員將大班講座中所學的內容在小班中進行更深入的消化與吸收。小班課程中,學員們在導師的指導下分組討論,結合各自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調整教學重點,並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需求,製作出更加個性化的教學材料,進行試講和互評。
在《國際中文教育用中國文化與國情教學參考架構》的指導下,培訓特別安排了兩場文化沙龍和一次文化考察。文化沙龍讓學員們了解了數位化科技如何賦能新時期的國際中文教育。而文化考察則讓學員親身體驗中國傳統文化與歷史,並增強跨文化意識與文化教學能力。學員們參觀了豫園,感受江南園林的精巧雅緻;走進上海博物館,欣賞珍貴文物,了解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夜遊黃浦江,在璀璨燈光中領略上海現代與傳統交融的獨特魅力。
經過兩週的培訓,2025年1月24日, 「國際中文教育標準指導下的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專項培訓(培訓師二期專場)」圓滿結束。隨著本土核心教師班結業儀式的舉行,學員在培訓過程中建立的國際友誼與累積的跨文化交流經驗將成為他們寶貴的財富。透過此次學習,學員們深入探討如何在中外標準相互借鑒和融合發展的基礎上,發揮國際中文教育核心標準對教學工作的引領作用,從而推動核心標準在全球中文教育中的應用與推廣。
方永輝主任表示,此次培訓收穫頗豐,感謝章石芳院長及葉啟明校長給他機會參與該培訓。他不僅深化了對國際中文教育標準的理解,也提升了實際教學能力。未來將把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效果,為國際中文教育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