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 CKSC

Chiang Kai Shek College | 菲律濱中正學院

College CKS IB Southmont

Progress Through Education

中正學院隆重舉行 《大美晉江攝影詩展覽進校園之中正學院》活動剪綵儀式


菲律濱中正學院訊:為慶祝習近平主席提出“晉江經驗”十六周年,由菲華商聯總會、菲律賓晉江同鄉總會、晉江市海外聯誼會、晉江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晉江市政協文史文教衛體委員會及安海鎮黨委、政府作為指導單位,由菲律濱中正學院、菲華文學館、菲律賓安海公會、菲律賓安海商會、菲律賓安海經貿文化促進會、菲律賓安海婦女聯誼會、菲律賓安海青年總商會、菲律賓安海教師聯誼會、晉江安海養正菲律賓校友會、菲律賓華文閃小說學會、晉江市文化館、安海商會、安海僑聯和安海文創會聯合舉辦的《大美晉江攝影詩展覽進校園之中正學院》活動剪綵儀式,11月13日上午十點在中正學院主校區一層大廳隆重舉行。

《大美晉江攝影詩展覽進校園》由八十一幅裝飾精美的圖片組成,每幅圖片均由晉江攝影家捕捉的佳作,再配以詩人謳歌讚美晉江的詠圖詩作(現代詩、傳統詩詞或散文詩)構成,以城、山、水三大主題,全面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晉江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歷史古蹟、文化鄉村的多彩風貌,生動展現了晉江悠久歷史、經濟強市和多元文化的完美融合。本次展覽將在中正學院公開展覽至本月21日,是一次讓本校廣大菲華青年學子直觀瞭解祖籍地歷史文化、深入品味燦爛中華文化的絕好機會。

菲律賓中正學院名譽董事長、菲律賓宋慶齡基金會名譽會長陳著遠先生,中正學院校長潘露莉博士,菲律賓工商總會名譽理事長蔡其仁先生,菲華商聯總會名譽理事長、菲律濱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張昭和先生,菲華各界聯合會副主席黃攀桂先生,菲律賓晉江同鄉總會理事長李國材先生,菲華商聯總會副理事長王連僑先生,菲華工商總會執行副理事長許長安先生,菲律賓六桂堂宗親總會理事長洪于柏先生,菲律賓華裔青年聯合會創會會長洪玉華女士,菲中友好協會執行副理事長王孝等先生,馬尼拉華助中心副主任、華東聯誼會執行副理事長施超權先生,旅菲各校友會聯合會副主席張年習先生、菲律賓安海公會名譽理事長王謀和先生,菲律賓福建青年委員會執行副會長吳永堅先生,晉江安海養正菲律濱校友會副理事長吳黎芽女士,菲律濱安海婦女聯誼會會長黃培英女士,菲律賓安海經貿文化促進會會長王勇先生等作為剪綵嘉賓為活動剪綵,師生代表等共約100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潘露莉校長在致辭中首先感謝本次活動的指導和主辦單位在中正學院舉辦這樣一場讓學生能親近、直觀瞭解祖籍地文化的展覽,她說,展覽以山、水、城為主題,全面展現了祖籍地的歷史、文化及現今的城市風貌,精美的圖片還配有義涵深刻的詩詞,必將更加積極地激發本校廣大學子學好華語及閩南話。

菲華商聯總會名譽理事長、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張昭和在致詞中說:“今年是習近平主席總結晉江經驗十六年,我們今天舉辦這樣的活動,以熱烈慶祝習主席主政福建時,為晉江把脈並指出的發展方向。今天晉江的驕人發展成果離不開習主席的關心與指導,因此本次活動的舉辦非常必要,並且意義深遠。晉江市中國的品牌之都,菲律賓華族中晉江占了絕大多數,晉江人在菲律賓的商業成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通過舉辦《大美晉江攝影詩展覽》和之前我們舉辦過的《晉江記憶:晉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展》,將全面生動地展現晉江的優秀文化,可以讓大家進一步認識晉江、瞭解晉江!”

菲律賓華裔青年聯合會創會會長洪玉華女士在致辭中指出:文化是菲中兩國之間、兩個民族之間的聯繫和紐帶。菲律賓和中國一衣帶水,是兄弟之邦,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而菲律賓華人祖先絕大多數來自福建晉江,因此晉江文化對菲律賓影響非常之深。洪會長接著說:“幾個月前我應邀到菲律賓國家博物館做‘菲律賓在中國全球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專題演講,我向與會者介紹了2點晉江文化對全球發的影響:一是1521年麥哲倫首次抵達菲律賓群島時,菲律賓就已經有中國人在此定居和經商,因此歐洲對中國的瞭解是來自菲律賓的晉江人所傳播的資訊和文化,這些都有文字記載為據。二是隨著麥哲倫抵達菲律賓群島的西班牙神父回國後向國王菲利普二世報告說,菲律賓沒有黃金和白銀,建議放棄菲律賓。但他們的報告提到了中國晉江和廈門港貿易非常繁榮、發達,很多華僑通過這些港口來菲律賓貿易、定居,這引起了西班牙國王的興趣,由此產生了殖民菲律賓的野心。因此可以說歐洲與中國之間的橋樑是菲律賓華人。”洪會長指出:菲律賓與中國之間依然存在著分歧與誤解,其中的原因就是兩地的文化依然有差別,彼此不了解而容易產生衝突。這就要求我們要重視文化推廣,增進兩個民族的瞭解,這次圖片展就是一個很好的管道,能讓菲律賓民眾瞭解中國文化,瞭解晉江文化,更可讓菲律賓華裔子弟有機會瞭解自己祖先故土的文化!洪會長最後亦感謝主辦單位在舉辦完巡迴展後,將把這些圖片捐給菲華歷史博物館,向菲律賓朋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晉江好聲音”。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etails


 

 

 

Welcome to CKS Colleg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ogrammes

 

CKS College is a candidate school for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 Primary Year
Programme and Middle Years Programme and pursuing authorization as an IB World School.

IB World Schools share a common philosophy—a commitme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a diverse and inclusive community of students by delivering challenging,

high quality programme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at share a powerful vision.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our site HERE

 

 

 

中正學院隆重舉行七十九週年校慶慶祝會 暨舉行紀念蔣公中正先生誕辰紀念獻花儀式


(菲律濱中正學院訊)十月二十六日上午,本校在主校區(Padre Algue)五樓中正紀念堂隆重舉行慶祝創校七十九週年系列活動之壓軸:「七十九週年校慶慶祝大會」,董事會、校友會領導、教職員及學生代表共約四百餘人出席了盛會。

為慶祝本學院歡度六八華誕,上午九時在中正紀念堂,一場隆重的慶祝會,在司儀曾淑琪老師及Ms. Finina Contreras宣佈下,拉開了序幕。

 

  九時正,在司儀曾淑琪老師宣佈下,童子軍旗手高舉國旗、校旗進場,拉開了慶祝大會的帷幕,隨後董事會名譽董事長章肇寧、張秀金、副董事長尤扶西、校長潘露莉、前副校長Mrs. Espino、曾煥賢律師、副校長葉啟明、蔡崢勇,校友總會會長施志雄、副會長李錦思等領導、及受表彰的資深教職員,在歡快的音樂聲、大家熱烈的掌聲中陸續進場。

 

  慶祝會開始後,大會主席潘露莉校長首先致詞,她說: 今天我們慶祝中正學院成立79週年。慶祝我們79年的成就。母校今日得以高踞菲律賓華文學校的龍頭地位,要感謝七十九年來,董事會、學校教職員工、校友總會的通力合作、辛勤耕耘。要陳述我們79年來的成就,那是說不完的,但由於今天要頒發的服務獎是從服務五年開始,我就與大家回顧這五年來學校的一些改變。“ 潘校長接著便與大家回顧從2013年至今學校的種種新建設,從校舍建築的裝修刷新,教學設備的更新以及課程教學的改進等等。首先,列舉校舍以及教學設備的改善與更新, 如:幼稚園大班教室的遷移,學校大門、入門警衛服務台、行政工作處、培幼園的遊樂園、教室、教室中間的走道、實驗室、電腦室、中英文,中小學辦公室、醫療室、舞蹈室、體育館、養浩園、圖書館、詩田樓、蒙特梭利教室等,都一一裝修、使整個校園煥然一新、生氣勃勃。此外,又加設了咖啡廳、書店、多處餐食供應處。

最主要的還是課程大幅度的改革,尤其是中文課程方面。為了因應時代的需求改革的幅度比較大,中文教科書和教學法從母語教學轉為第二語言教學。

“這種種的改革”潘校長強調,“不僅獲得華社的肯定,也獲得主流社會的讚譽,這兩年來,我們獲得兩項重大獎項,一項是“菲律濱大專院校鑒定協會”授予本校第三級(最優級)優等學校證書(PAASCU Level 3),另一項則是「國立社會福利企業及人力資源開發學院、教育部、Rex書局、二號電視臺」授予的「第五屆卓越教育改革獎--優秀領導,治理與管理卓越創新獎」 (Excellence in Innovations-Leadership,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Award)。除此之外,我們成果也得到本地華社、主流社會、中國、台灣媒體的報導,如菲中電視台、CNN菲律賓等”。潘校長接著說“雖然有了這一些成果, 我們並沒有停下腳步,為求更高更遠更優的辦學宗旨。近年來,我們更著手開辦中學及小學國際文憑課程班。另外,我們也請了專家提高培幼園的蒙特梭利和傳統班的教學品質,同時也把蒙特梭利提升為國際認證的蒙特梭利,並在這個學年開始,成為國際門特梭利實習中心。此外, 我們大學部入門大廳及一樓辦公聽也將完成修膳。順便一提,中小學教員室、大學部大廳、及文學館及文史館的裝修,均得感謝章肇寧名譽董事長的慷慨捐輸。總結來說,這些光榮的成就,全離不開大家的努力。希望今後,大家能一如既往,盡心為學校一起努力。最後,我再重複去年我所提過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在過去的五年裡, 我一直引用 Whiteny King Jr 的名言, 作為我們的靈感動力, 今天我想再次與大家分享: 「Change has a considerable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the human mind. To the fearful it is threatening because it means that things may get worse. To the hopeful it is encouraging because things may get better. To the confident it is inspiring because the challenge exists to make things better改變對人的心智有相當大的心理影響。對有恐懼感的人來說,那是有威脅性, 因為這意味著事情可能會變得更糟。對懷抱希望的人來說,它是鼓舞性的, 因為事情可能會變得更好。對有自信的人來說,它是激動人心的, 因為挑戰是為了讓事情變得更加美好。)」在過去的五年裡, 我們在面對挑戰時,一直非常的勇敢和自信, 因為我們都相信, 挑戰會讓事情變得更好, 而變革將會使中正學院登上更高峰。“

隨後,大會舉行了「周冰心主任紀念獎學金」和「黃淑生劉綺蓮老師紀念獎學金」兩項獎學金頒發儀式,

獲得「周冰心主任紀念獎學金」的學生是:王佳翰、佘彥琳、林巧媚、楊雅蓉、施佳吟、莊寶恩、蔡菲菲。

獲得「黃淑生劉綺蓮老師紀念獎學金」的學生是:王佳翰、陳雅雯。

 

接著舉行表彰資深教職員儀式。在本校服務年滿五週年、十週年、十五週年、二十週年、二十五週年、三十週年、三十五週年、四十五週年以及五十週年的共七十三位資深教職員依次上臺,接受由董事會、校友總會領導致贈的禮金和學校領導致贈的表揚狀,將慶祝會引向高潮。

 

本次受表彰的資深教師分別是:

服務年滿五十週年—莊麗桑(顧問);

服務年滿四十五週年—許莉莉(前培幼園及小學中文部及老師);

服務年滿三十五週年—許秋婷、彭麗麗、鄭明秋(培幼園老師)、王儁文、Lydia Vibar (前培幼園老師));

服務滿三十週年—胡蕙蓮(高中部訓導主任/大學部學生生活副主任)、張琪(前大學部中文課程主任)、Maria Cynthia Isidro (輔導主任)、劉美麗(前初中部中文教師)、Jennifer Pablo(小學國際文憑班英文教師)、黃麗貞(前小學中文部老師)、丁美珍(培幼園老師)、許嫈嫈(前培幼園老師)、Virginia Tuazon (體育老師)、Natividad Afroilan (註冊處職員)、Eladio Matias (前工友);

服務年滿二十五週年—Lyn Delmo(高中部老師)、Rebecca Hamor (初中英文部老師)、莊貞貞、陳真真、許雅雯、李佩蓉、陳蘭詩、(培幼園老師)、蘇蕙芳(培幼園職員)、陳金湖(總務處職員)、張百偉(排球教練)、黃麗娟(大學部圖書館管理員)、蔡長泰(校醫)、鄭湘雲(小學合唱團指揮);

服務年滿二十週年—Emma Llenado(初中部英文主任)、陳善彰(新校區建築聯繫人)、曾純靜(初中中文部老師)、Olivia Ileto、Angelina Consulta(初中英文部老師)、黃小燕(小學中文部老師)、佘嘉綿(培幼園老師)、Marcela Cruz(前小學英文部職員)、尤韋娜(中學圖書館管理員)、黃明玉(註冊處職員);

服務年滿十五週年—林若偉(醫務室主任)、康馨分(初中中文部老師)、許麗麗(小學中文部老師)、蔡美玉、Maria Jasmin Jerusalem、Jocelyn Calugay(小學英文部老師)、蔡美麗(培幼園老師)、Caesar Baylon (資訊科技處職員);

服務滿十週年—郭彩雲、莊咚咚(初中中文部老師)、Marlon Sapno、Rosalinda Bonifacio(初中英文部老師)、Ailyn Ceperiano、Noemi Aguilar(小學英文部老師)、許安娜 (小學中文部職員)、Mica Aillen Dela Cruz (輔導處職員)、蔡麗麗(校牙醫);

服務年滿五週年—潘露莉(校長)、潘偉蓮、(初中中文部主任)、施紅紅( 小學中文部主任)、Ramon Rana(大學講師)、Ian Mark Arevalo 、Patricia Mondoy ( 中學國際文憑班英文老師)、吳敏惠(初中中文部老師)、Jessa Lou Mangas、Mary Anne Luceros、Diane Lee、Catherine Decapio(初中英文部老師)、Gina Bontongan Carillo、Maria Cristina Ramos (小學英文部老)、Kathleen Torres ( 輔導處職員)、佘仁仁(財政會計處職員)。

 

受表彰資深教職員代表莊麗桑顧問在致感謝詞中,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對能代表受獎教職員致答謝詞,深感榮幸。也向董事會、學校及校友總會長牛的支持與關懷,如:努力提高教職員薪酬福利,此外,每年教師節和聖誕節分別頒贈禮金,以及發放教師自助方案盈利, 致以萬千的謝意。

她接著說:所謂「良師興國」意味著教師對培育國家棟樑的重要性,教育的發達與國家的興衰息息相關。優良的教育須有優良的教師,教師是教育的靈魂。身為教師,除了做好本位工作,應該多學習,多進修,多方面的充實自己,才能勝任這份神聖的工作。教師的素質影響學生學習的成績;教師的品德,影響學生的品質;教師的言行,影響學生的行為;教師的愛好,影響學生的興趣。

從事教育工作以來,轉瞬已歷經了五十個寒暑,五十年雖然是一個漫長的歲月,但對我而言,卻彷彿是一剎那的工夫,這已許是我對教育工作的熱愛,才不覺得時光飛逝。在此,我要感謝當年泉笙培幼園的蘇秀康主任和小學部的林勵志主任,假使沒有兩位恩師的支持,指導與鼓勵,我將無法屹立在教育崗位上,滿懷熱情,持久不變。

五十年來,看到每屆畢業生展翅高飛,各奔前程求深造,如今,他們有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作家、醫生、律師,更有研究太空的成名科學家,縱然自己仍然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老師,卻從他們的成就得到安慰。前人說過:「教師如同一根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 我想:如果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這種犧牲奉獻的悄神,相信華文教育必定有光明爘爛的明天!」

 

  慶祝會結束後,隨即舉行簡單又不失隆重的「紀念蔣公中正先生誕辰紀念獻花儀式」。尤扶西副董事長發表了簡短講話:「今天,我們在此慶祝母校七十九週年校慶,不能不提及學校以其名命名的蔣公中正先生。蔣公在中國近代史上被公認為“時代偉人”。他的高尚人格、愛國情操、歷史功勲,贏得無數人對他的敬仰和懷念。早年他追隨國父孫中山先生從事國民革命,率師北伐成功。後來又領導長達八年的對日抗戰,獲得最後勝利,使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陷入半殖民地狀態的中國,一躍而列為世界五強之一,與英美法俄等國家領袖同列為世界級人物。母校有幸以其名為校名,受其精神影響而得益匪淺。每年校慶我們都會舉行獻花儀式,緬懷這一代偉人,這是本校的一個傳統。身為中正人的我們自當共同努力,使校務蒸蒸日上,再創輝煌,方不失當年以其名為校名的意義。」

 

  慶祝會和獻花儀式結束後,學校準備了午餐招待嘉賓及教職員,席間,大家無不相互期許,將繼續努力,同心協力,向更高標竿邁進,為學校譜寫出更錦繡的篇章。

 

 

IB國際文憑說明會


IB國際文憑課程新加坡總部于中正學院舉行說明

中正學院潘露莉校長應邀分享中正學院開設國際課程的心路歷程

 

菲律濱中正學院訊:本月二十六日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文憑課程新加坡總部在中正學院啟泰樓議室舉行說明。與者包括大岷市和外省主流、國際學校以及華校主管共五十多人。說明首先由總部代表Faizol先生對整個IB課程做個全面的介紹。

 

IB 國際文憑課程)最早成立於1968年。 其初期宗旨並不是現在這樣在全球範圍使用的教育課程體系,而是為方便流動性很強的各國外交人員的子女能夠系統學習標準化的高中課程,以便畢業後即可順利申請入讀大學而研發的, 因此,IB課程系統中最早開設的IB-DPIBDiploma Program)即高中文憑課程,針對的是16-19歲的高中生。DP (Diploma Program),學制為兩年,相當於高二高三,完成DP階段的課程後即可進入大學。 IBDPIB Diploma Program被全球教育界認可為具有較高學業水準的教育項目,被更廣泛的大學、中所接受,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國際學生考取國外大學的最理想選擇。

 

IBO文憑組織後又於1992年為11到16歲的學生增添了中學項目,設置IB中學課程(Middle Year Program, 簡稱MYP),後又增設IB小學(Primary Year Program, 簡稱PYP), 由於過去菲律濱的教育體系,中學只有四年,為了給國際學生以及有意出國升學的學生能與國際教育體系接軌,目前在菲律濱開設IB課程的學校,主要只針對開設IBDP。開設M小學PYP初中MYP課程的學校遠少於授予IBDP的學校。

 

IB的教育哲學是Education for Life(終生的教育),通過綜合的平衡的學科及富有挑戰性的評估,國際文憑組織旨在幫助學校努力發展青年人的個人才智,教他們把教室里學到的知識與外部世界相結合。此外,體育、藝術及社區服務工作也是課程的重點,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探究、學關愛、學合作,培養學生的組織、策劃和領導能力,成為一個具有社責任感和全球意識的世界公民。

 

第二語言學習也是IB課程的一個重要環節,第二語言教學的重點除了提高學生對第二語言(以華校為例,即;中文)聽、講、讀、寫幾方面的掌握,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各種不同的寫作格式及要求,同時重視學生對第二語言的國家文化(以華校為例,即中國文化),西方文化,世界大勢的觸覺,目的是培養一個既關懷自身社團,認識本身文化而又具國際視野的青年。

 

中正學院於去年(2017-2018年度)開設初中MYP課程,今年(2018-2019年度)增設小學PYP課程,預計兩年後增設高中DP課程, 到時即將成為菲律賓唯一設有IB-PYPMYPDP一條龍的學校。

 

在介紹中,潘露莉校長應邀與大家分享中正學院開設IB課程的心路歷程。由於出席者多數來自主流學校以及國際學校,對中正學院不太熟悉,因此潘校長先給大家簡短地介紹了中正學院。接著潘校長與大家分享的片段如下:「當我在2013年接任本校校長時我覺得很榮幸也非常感激能成為這個有悠久歷史,優秀傳統的學校的一分子然而我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挑戰,許多需要更新的方面。其中最引起我注意,而且令我非常不安的現象就是“督課”的泛濫。我們的學生上午七點半開始上課下午四點左右才下課下課後他們的父母馬上就送他們去補習。這是為什麼呢? 是我們的教育制度驅使家長這麼做?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小女孩,她緊緊地抱著父親的大腿尖叫哭泣因為她不想回到教室去補習。我跟他爸爸,你帶他回家吧,她才5還在幼稚園。這位父親卻回答我,不行,她的字還寫得不端莊。另一次一個一年級的男生緊緊抱住他的保姆哭著尖叫著拒進教室原因是他很怕老師,因為他的老師太兇了。看到這些情況讓我心疼為什麼學習對孩子來是如此痛苦的一件事?每當我巡視課堂看到一些學生在書桌上睡或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學習對他們來為什麼是那麼枯燥?

 

中正學院這五年來,不斷地在反省,在尋找教學改革的方向,雖然已經取得一些成績,但是我認為還是不,因為,還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方法與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過來的。

 

剛好,2017IB在光中學舉辦了像今天的,我就帶了幾位同事去參加,聽完,我認為我們應該把這種教學理念,帶到中正學院,讓學生、家長和老師學習、教學的另一面。回校後,我就馬上遞上申請開始進行研究以進一步深化我們對IB的認識,那年(2017)三月份,IB總部批准我們作為候選學校 (candidate school),我就帶了兩位主任一起到香港受訓,接著便緊鑼密鼓地培訓教師,添置設備,2017年七月份開設IB-MYP(初中78年級)。就在短短幾個月,我們看到了學生對學習態度的轉變,他們都變得活潑開朗,每次巡班,從來沒有人在書桌上睡覺,每個學生都很積極地和老師進行互動。我們對加入IB學生的嚴格要求,就是他們不能“督課”,因為IB要訓練的是一個能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終身學習者。

 

今年除了MYP增設一個年級(即,初中789年級),我們增設PYP(小學12年級),我們也正在準備兩年後開設DP課程。我們的MYP今年正在申請認證,九月份總部代表就要來視察,九月份就在眼前,但我們是充滿了信心,因為我相信我們原本就有個優秀的IB團隊,而今年我們的團隊更加強壯,因為有三位資深的IB 教育者加入了我們的IB團隊。 」

 

潘校長的分享得到與者廣泛的讚賞與認同!

 

('18-10-24)陳貴林-傑出童軍


中正學院童軍陳貴林獲選為2018年度菲律賓全國十大傑出童軍

(菲律濱中正學院訊)在剛剛結束的由菲律賓國家童軍理事會和教育部聯合舉辦的2018年度全國十大傑出童軍獎評選決賽中,中正學院推選的在籍童軍陳貴林(Michael Benjamin Morco)同學被評為[ 2018年度菲律賓全國十大傑出童軍(Ten Outstanding Boy Scouts of the Philippines (TOBS)] ,為校爭光,可喜可賀。

全國優秀童軍評選活動競爭異常激烈,每年菲律賓全國各地有超過200萬的童軍參與該活動。參與者要歷經學校選拔、市級選拔、省(直轄市)級選拔、區域級選拔等諸多環節篩選,從全國各區域選拔脫穎而出的25名選手參加全國決賽,最後從中選定10名優勝者授予菲律賓全國十大傑出童軍稱號。

陳貴林同學2017年由本校初中畢業後進入亞典耀大學高中就學,但他一直是本校在籍童軍,至今依然在本校童軍服務,現為本校童軍總隊長(Senior Crew Leader)。由幼童軍到童軍,再到資深童軍,陳貴林同學在本校參加童軍已有11年的歷史,他曾獲得菲律賓資深童軍最高獎——鷹級童軍獎。

在多年參與童軍活動中,陳貴林同學牽頭/參與的重大獎項、項目有:

  1. Kinabulusan項目-航道修復(2018年7月-正在進行中);
  2. 一項為期一年的重建馬尼拉水域計劃;
  3. Ateneo- kes Tulong Dunong項目(由馬尼拉行政學院設計的,旨在幫助公立小學的學生學習數學和英語的輔導項目);
  4. Dulot浸入式項目等;
  5. 代表菲律賓參加香港童軍成立105周年慶典;
  6. 代表菲律賓出席國際童軍青年論壇-香港105周年聯歡會;
  7. Gerry Roxas領導力獎(2016-2017)獲得者;
  8. 馬尼拉駐首都地區童子軍青年論壇代表(菲律賓童軍2016-2017);
  9. 榮獲2017年由菲律賓童子軍頒發的世界童軍環境計劃(WSEP)獎;
  10. 進行Fernwoods災難準備項目;
  11. 主持中正學院童軍2017-2018年度為菲華婦女會服務項目;
  12. 參與Katipunan Fund Drive (KFD) AKAS項目(為Marawi Seige的受害者籌集資金的班級和學校)等。

陳貴林同學作為研究負責人的項目有:

  1. 中年人吸煙:他們對吸煙和健康警告的立場(作者,2017-2018);
  2. 聽力受損者的電子學習方法應用(主要作者,2017-2018);
  3. 水葫蘆作為水稻生物肥料在Rizal Baras的應用等。

陳貴林同學是本校童軍自1994年首次獲得菲律賓十大童軍獎後,第30位獲得菲律賓十大童軍獎的童軍。他獲得了價值3萬比索的兩年大學獎學金、一座獎盃、2萬比索的現金獎、菲律賓傑出童子軍獎章、他所在學校及所在城市馬尼拉的牌匾等。

在2018年度全國十大傑出童軍獎頒獎儀式上,世界童軍總會主席Craig Turpie先生為陳貴林同學頒獎,世界童軍總會秘書長Ahmed Alhendawi先生;菲律賓國家童軍總會主席Wendell Avisado律師、本次全國十大童軍評選委員會主席Cedric Train將軍、馬尼拉童子軍理事會主席和國家私立學校協會Efren Edgard Dieta會長等出席了盛會。

在頒獎儀式上,陳貴林同學代表全體2018年全國優勝者發表了答谢演說。演講中,他重申了努力工作和堅持不懈的價值,他說,走漫長的成功之路可能會慢一些,但它會在你的身上發展出某種好的性格,而走一條容易成功的路,可能不會持久。他回顧了在自己在中正學院參加童軍的经歷,很高興通過參與童軍活動學會了調整心態、專注於實現目標,知道做事不能僅僅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應該考慮到他人和社會利益,並學會了如何讓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能為貢獻社會和社區有持久的價值,最後,他說這次能夠獲得殊榮,正是得益於自己在童軍中獲得的這些無價的價值。

陳貴林同學的父親陳敏順是本校1983年度校友。他的哥哥陳貴銘(Henry Jefferson Morco)校友也曾在2011年獲得過菲律賓十大童軍獎。

10.25.2018

More Articles...

  1. ('18-10-11)Speedo 張安安
  2. ('18-10-11)Peace Pal
  3. ('18-10-11)蔡壬玉 藝術獎
  4. 教師節

Page 32 of 39

Announcements

Jul 29

MAPE/ MAPEH Classes for G3 to G10 (AY 2025-2026)

Read more...

See more

Student Life

Street View

CCTV Image

* Image refreshes every 10 seconds.

Downloadable F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