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eated on September 5, 2018 9:48 AM
-
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5, 2018 9:49 AM
-
September 5, 2018 9:48 AM
菲律濱中正學院訊:9月3日晚,本校校友許嘉真、蔡建立伉儷慨捐菲幣1000萬披索回饋母校,將醇厚的愛校情懷化為對母校南富美分校建設的強大推力。本校董事會陳義維副董事長代表學校接受了捐贈,他感謝該賢伉儷飲水思源,踐行愛校傳統,大手筆助力母校南富美分校建設,為廣大中正人樹立了愛校典範,並讚揚他們心系桑梓、熱心公益、樂善好施,展現出菲華人的良好風貌。董事會林瑩鏡執行副董事長、張秀金名譽董事長、尤扶西副董事長、蔡天乙董事,校長潘露莉博士、校友總會施志雄會長及商總外交主任、馬尼拉華助中心副主任施超權校友等共同見證了捐贈儀式。
蔡建立先生是菲律賓中信慈善基金會創辦人、晉江青陽承祖慈善基金會會長,上世紀80年代來到菲律賓創業,先後創立中信地產公司、建立建築公司、東帝汶同成國際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業務遍佈菲律賓、斯里蘭卡、東帝汶、印尼等國家。他主有的建立建築公司,主要從事道路、橋樑、港口、鐵路等大型建築承包業務,是菲律賓承包商資格評審委員會認定的AAA 級企業。
蔡建立先生奉行“行善是樂,行善是德,行善是福”的理念,他曾說:“能奉獻愛心做慈善,是我人生最大的夢想,做慈善也是我追求的人生目標,能有機會幫助他人是我的榮幸。”事業有成後,蔡建立先生不忘回饋社會,他熱心公益,樂善好施,不僅在家鄉捐資超過2000萬人民幣支持多項公益事業,20013年在菲創立菲律賓中信慈善基金會,積極在居住國捐助救災、濟危、助困等慈善事業,並向主流社會捐贈了多座農村校舍,尤其令人稱道的是他從2014年開始設立了“中信菲律賓華校學生助學金”和“中信菲律賓華校華語教師專業獎”兩個專門支持菲律賓華文教育發展的項目,廣受讚譽。
蔡建立、許嘉真伉儷十分重視海外華文教育,他們認為海外華文教育是傳承優秀中華文化、保持中華民族氣質的重要載體,為此,他們將兒子送到本校就讀,亦對本校近年來從菲律賓國情出發,全面推行的教育教學改革讚賞有加。今次蔡建立、許嘉真伉儷在初步瞭解了母校南富美分校的發展規劃及建設情況後,當即表示要捐贈1000萬披索“略表心意”,以示支持,並與本校領導相約,他日一道前往南富美分校實地考察,希望能為母校建設再添磚加瓦。
-
Created on September 4, 2018 1:28 PM
-
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4, 2018 1:33 PM
-
September 4, 2018 1:33 PM
菲律濱中正學院訊:為慶賀辛墾文藝社成立60周年,8月25日下午2:00,辛墾文藝社聯合中正學院、詩田文教基金會、菲華文學館等,在中正學院主校區五樓中正大禮堂隆重舉行“辛墾文藝社成立60周年詩歌吟誦會”,並邀請臺灣名詩人蕭蕭教授做“現代詩的千巖萬壑——遇到蕭蕭你的詩就笑了”學術講座,菲華文藝界的作家、詩人、文學愛好者及來自中正學院等華校的師生等,共約300人齊聚一堂,共度美好時光。
大會在擔任司儀的辛墾文藝社常務理事施柳鶯女士恭請主席——辛墾文藝社名譽社長葉來城先生上臺致辭後拉開了帷幕。葉來城主席簡要介紹了辛墾文藝社成立一甲子的艱辛與成就,並高度評價了辛墾文藝社創辦人施清澤(平凡)對發展菲華文藝做出的傑出貢獻。
中正學院名譽董事長章肇寧先生在致辭中指出,提倡菲華文學就是在弘揚優秀中華文化。為此,他積極相應母校校長潘露莉博士發起成立菲華文學館以保護和發展菲華文學的號召,並為在中正學院修建“菲華文學館”和“中正學院校史館”盡一點心意,期待菲華文學館能成為展示菲華文學的重要舞臺。致辭中,章名譽董事長還盛讚辛墾文藝社創辦人,亦即他高中同學施故清澤先生是位“好人”,並高度評價了詩田文教基金創辦人、中正學院永遠名譽董事長鮑事天博士一生奉獻菲律賓華文教育事業,服務中正學院,培育出無數華社精英和國家棟樑的壯舉。
中正學院校長潘露莉博士在致辭中感謝章肇寧名譽董事長為修建“菲華文學館”和“中正學院校史館”做出的巨大貢獻,並簡要介紹了“兩館”的建設情況。潘校長最後說,大家期待已久的“菲華文學館”即將修建完工,希望菲華各文藝團體儘快將本團體的資料及出版書籍送交菲華文學館籌辦處,使菲華文學館早日開館。
菲華青年作家王瑞瓊(煦煦)向大家簡要介紹了臺灣名詩人蕭蕭教授。她說,蕭蕭教授,本名蕭水順,出生於臺灣彰化縣社頭鄉,十六歲開始接觸現代詩即投稿發表,步上詩壇。發起和參與藍星詩社,還先後參加過水晶詩社、龍族詩社、後浪詩社(詩人季刊)。曾獲第一屆青年文學獎、創世紀詩社創立二十周年詩評論獎,中國青年寫作協會 30 周年優秀文學青年獎、新聞局金鼎獎。先後畢業於輔大中文系、師大國文研究所,曾任教於南山中學、再興中學、景美女中、臺北第一女中等中學,後歷任東吳大學兼任講師和明道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曾任“臺灣詩學”季刊主編多年。2017年7月從明道大學退休後,頻繁往來於大陸、臺灣、香港兩岸三地講學,傾力推動文化交流,為青年學生講解現代詩,為兩岸的新詩發展接軌。除創作詩和散文外,蕭蕭教授多年來致力於詩運的推廣、詩史的建構與現代詩的實務教學,並且對現代詩評論、賞析與創作投入許多心力,與張漢良合著的《現代詩導讀》(5冊),帶領讀者進入現代詩的領域,並長年參與年度詩選、年度散文選的編選工作,其著作、主編、論述的詩論、詩作、詩選等作品,高達一百部,對臺灣現代詩壇,貢獻良多。蕭蕭教授同時也是菲華文藝界的老朋友,數年前曾應邀來到中正學院做過專題學術講座,受到菲華文藝界、文學愛好者及中正師生的熱捧,今天蕭教授再次撥冗前來作專題學術講座,必將會進一步推動菲華文學的發展。
在熱烈的掌聲中,蕭蕭教授開始了他的“現代詩的千巖萬壑——遇到蕭蕭你的詩就笑了”的學術講座。蕭教授深入淺出地詮釋了他的演講主題“千岩萬壑”各字的意涵,他說,好的詩作必須要有意和象(巖、壑),必須要適度的誇飾和對比(千、萬),兩者組合起來才會讓詩作有了滋味(千巖萬壑)。接著,蕭教授和大家分享了兩岸三地許多詩人的佳作,並著重介紹了《清明》、《生活》、《母親的眼淚》、《工人的汗水》、《世紀末的臺北人》等多部“一字詩”的藝術特色等。蕭教授的講座宛如內容豐富的文化大餐,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蕭教授的學術講座結束後,來自中正學院和尚一中學的學生們逐一上台為大家吟誦了《因為風的緣故》、《鄉愁四韻》、《印石·印泥》、《你我的愛情因為家的成功而失敗》、《一枚樹葉的漂泊》、《第七弦的弦音中相見》等詩作,吟誦者純正的發音、詩歌起伏的韻律和柔美、悠揚的配樂,讓大家耳目一新,博得了陣陣的掌聲。
歷時近四個小時的現代詩學術講座及詩歌吟誦會在茶會中落下帷幕,然而,辛墾文藝社為推動菲華文藝發展的初心卻永遠不會改變,我們祝福辛墾文藝社成立60周年,並期待他們能不斷推出更多更好的菲華文藝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