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S College News - CKSC

Chiang Kai Shek College | 菲律濱中正學院

College CKS IB Southmont

Progress Through Education

CKS College News

中正學院音樂中心 聖誕演奏會追誌


二○一六年十二月六日(星期六)下午一點半,本院音樂中心於在五樓中正紀念堂圓滿成功舉辦了本年度最後一次學員音樂演奏會。

是日,大禮堂張燈結綵,佈置華麗,洋溢著濃郁的聖誕佳節氣氛,一場豐盛的音樂饗宴即將開始。

時逢歲末年終,交通堵塞異常,全體學員仍在家人的陪伴下,準時盛裝赴會。下午一時半演奏會開始,悠美動聽的旋律,使全場觀眾的心靈立即隨之翩翩起舞。

本次參加演奏的學員共五十五位,從幼兒園至中學生,各年齡層都有,更有幾位外校來的學生。大家懷著歡愉的心情把一年來所學的技藝淋漓盡致地展現給來賓欣賞。

演奏會分兩部進行,第一部曲目有二十三條,第二部有二十二條,總共五十五條。有鋼琴獨奏、小提琴獨奏、獨唱,對唱,吉他獨奏、吉他合奏、鼓樂器表演等,曲目新穎,旋律輕快動聽,增添了聖誕節歡樂的氣氛。

演奏會到下午四點半結束。音樂中心主任郭愛欣頒發演出證書(Certificate of Participation)予表演者後,全體拍照留念,享用點心,始盡歡而散。

中正學院歡慶聖誕佳節誌盛


 

 

時值歲末,又來到普天同慶的聖誕佳節。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十日(星期六)上午十時,本院於中正紀念堂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聖誕聯歡會。

 聖誕聯歡會會場張燈結綵,牆壁與天花板懸掛紅色水晶燈籠與五彩燈泡裝飾點綴,現場氣氛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在歡欣喜樂的氛圍之下,本院全體現任與退休教職員一同出席聯歡會,盼望自己能幸運抽得大獎。

聯歡會在司儀施燕妮主任以中英文雙語主持下,拉開序幕。首先由尤扶西副董事長致詞。

 尤副董事長向在座教師致上節日的問候後,表示本院歷經七十七個寒暑,校務蓬勃發展,這數十年來作育英才無數。本院學生在各領域之優異表現與輝煌紀錄,皆為本院帶來莫大榮耀,在教學前線努力付出的教師們可說是功不可沒。為感念答謝教師們付出的辛勞,董事會年年準備一份愛的禮物與大家共享。為使教師們更能有效教學,尤副董事長提到董事會總是配合學校添增教學設備,並適度調整薪酬。而為了因應時代需求,校方也開始擴建校地,於二零一一年舉行動土儀式,相信在不久後即可開始興建新校區。最後,尤副董事長勉勵教師們明天會更好,並祝福大家。

隨後,董事會頒發年終獎勵金,由潘露莉校長和曾煥賢副校長代表接受。

     今年,全校教職員的年終獎金由下列熱心董事捐獻:董事長張秀金捐贈菲幣卅六萬元、名譽董事長陳著遠、邵建寅、章肇寧、副董事長林瑩鏡、尤扶西、陳義維各廿四萬元、黃俊人、郭樹垣、許威順、李賢冊、許峻榮、趙清俊、施恭旗、曾國榮、許能公、曾國翔等董事各十二萬元。

    

    接著由Ms. Zenaida Borja作Sariling Sikap自助方案的收支報告,由潘露莉校長及曾煥賢副校長將今年的利潤,交予總主任蔡崢榮、葉啟明及Eugenia Martin,分發給全體教職員。

     齊唱校歌後,開始享用豐盛得午餐。餐敘進行中,由體育部教師表演充滿活力的動感舞蹈,

     之後,進入第二部分的抽獎。有禮金,有禮品。捐獻禮金董事除上列十七位董事外,張秀金董事長再捐獻菲幣兩萬元、陳著遠名譽董事長和章肇寧名譽董事長各5萬元,曾國翔一萬元。校友總會郭冰瑩會長、副會長吳玉英、施志雄、陳建衛、李錦思各一萬元,財政施人安五千元。此外,施恭旗董事捐贈Oishi休閒食品608袋。捐贈的商家,有Rex Bookstore三萬元、Phoenix Publishing House, Inc. 一萬五千元、Library Publishing六千元、Sibs Publishing House五千元、Diwa Publishing 三千元、Brilliant Creations Publishing –SM禮券兩千元及一千元各一張、ABIVA Publishing House兩支立扇、 Kynar Panel Phils. Corp.兩個旅行箱、Vibal Publishing House兩台Lenovo Yoga 平板電腦Tablet 8及一台HP 8 G2、JO-ES Publishing House兩支Standard立扇、1支Standard枱扇、TQM一支Dowell 立扇、一個YooBao Power Bank、Tech Factors Inc.3籃食品及3台Eureka 電飯鍋及一支MitsuTech 枱扇、1支MitsuTech 立扇、The Brain Computer Corp. 一套玻璃碗。

     即使不是人人皆抽得獎項,會場仍充滿歡笑聲與向幸運得主道喜的喝采聲。在高潮迭起的抽獎活動之後,今年的聖誕聯歡會就在熱鬧歡騰的氣氛當中劃下完美句點。

               (文。丁威中)

 

 

DLSU PhD Students Visit CKS College


Last November, 28, 2016, a group of six (6) PhD students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Sr. Teresa Yasa, FI, PhD, one of DLSU’s premiere educator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paid a visit to Chiang Kai Shek College.  The aforementioned students are under the doctorate program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ELMD) of Bro. Andrew Gonzalez FSC College of Education, De La Salle University.  As of press time, the group explained why it had chosen the school, and it is due to the prestige of the school in terms of its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Hence, the aim of the visit is to learn from CKS College in terms of how it manages its curriculum and its delivery of instruction.

 “Specifically, great interest is felt in learning from the school’s experiences of success and meeting challenges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21st Century basic and tertiary Filipino-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explains Sr. Yasa, FI, PhD.

 The dynamic nun adds that in view of the field study, the following learning objectives have been drawn to maximize the field study visit in Chang Kai Shek College’ best practices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a)      Learn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e school’s curriculum, and how such features meaningfully contribute to the welfare of the community or society;

b)      Learn how the curriculum and the school’s philosophy, values and goals statements trickle from its vision and mission statements; how the ideal graduate of Chang Kai Shek College is derived from the school’s vision and mission statements;

c)      Learn how Faculty contributes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curriculum in terms of daily and effective delivery of instruction.

The visit started with a conference in the Oracle Room of the Main Campus; Chiang Kai Shek College academic heads namely Mrs. Cynthia Yap, Junior High School Supervisor, together with her year-level coordinators and subject area coordinators; Mrs. Li-Ling Ma, directress for Chinese Academic Affairs; and Mrs. Cynthia Isidro, Head of the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answered in a detailed fashion all the questions given to them by the inquisitive group of PhD students.

Afterwards, a campus tour in the Main and Narra campuses immediately followed.

Indeed, such educative practice and collaboration is good and refreshing for both parties, for people involved in the science and art educating the youth should enact substantial and sustainable changes in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 new way of thinking or paradigm that builds efficiency and a desire for continual learning be integrated into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The strategy of benchmarking is important both conceptually and practically, and can be used for improving administrative processes as well as instructional models at school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examining processes and models at other schools and adapting their techniques and approaches. 

Engaging in this scholarly endeavor is analogous to the human learning process, and it has been described by many scholars as a method of teaching an institution how to improve (Leibfried & McNair 1992). Hence, CKS College welcomes such collaborations to further respond to its academic obligation of fostering progress through education not just for its learners but also for those learners beyond its walls.

 Written by: Mr. Allan Rey S. Villaverde

中正學院菲華文學館獲“杏壇奇才” 黃鳳祝校友贈書


12月6日上午,“杏壇奇才”、本校高中26屆校友、中國同濟大學/德國科隆大學教授黃鳳祝博士向本校附設菲華文學館贈送一批著作,並與校長潘露莉博士交流教育心得。

黃鳳祝教授出生於福建晉江,幼年經香港來菲,1961-1967年在本校中學就學,1967-1971年就讀於菲律賓國立大學物理專業,同時在本校大學部文史系兼修。1971-1973年獲得德國卡爾·杜伊斯堡獎學金,赴德國南德塑膠中心學習塑膠加工專業,1974年在德國慕尼克大學攻讀哲學、國際政治學和漢學專業,1982年獲得德國慕尼克大學攻讀哲學、國際政治學和漢學(三專業)哲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黃教授又分別在慕尼克大學修讀數學專業和赴德國科隆大學修讀經濟學專業。黃教授中學時代就酷愛文學,是同學眼中的“書蟲”,歷經菲律賓、德國數所名校前後十餘年的洗禮,使得黃教授不僅成為橫跨文、理、工、哲、經、教諸學科的“通才”,且其國學功底深厚,還精通德語、英語和拉丁語,堪稱“奇才”。

黃教授在德國從事文化技術諮詢工作多年,是德國Eengelhardt-NG出版社社長,及德國數家文學、學術期刊主編,被國內外多家大學聘為教授或客座教授,曾任同濟大學歐洲文化研究院副院長、詩學與歐洲文學研究所所長,現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美學教授(研究生導師)、德國波恩雅知文化技術諮詢公司董事長、德國波恩龍的畫廊總策劃、上海龍的畫廊總策劃等,同時兼任北京宋莊柚子創意國際藝術美育首席專家、德國波恩中德文化論壇會長、香港《明報月刊》駐德國特約記者、中德漢字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等職。近二十年來,黃教授主要在德國科隆大學和中國同濟大學及本校教授比較文學、比較哲學、哲學、美學、文藝學、教育心理學等課程,並常年在香港《明報月刊》撰寫專欄。

長期的旅德學習和生活,使得黃教授對歐洲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學藝術等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特的視角,是歐洲問題研究知名專家,也是研究197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被稱為“德國的良心”的德國作海因裏希·波爾的資深學者。已出版《美狄亞的憤怒:對歐洲政治、社會與藝術的沉思》、《城市與社會》、《海因裏希·波爾——一個被切碎了的影像》等7部專著,翻譯了《20世紀西方藝術史》、《解讀凱爾泰斯》、《陽光經濟》、《自然不可改良》、《海因裏希·波爾著作與生平》等9部譯著,編輯出版了數十部中文、英文和德文版文化叢書、文學評論及小說等,在國內外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或文藝評論一百多篇,是一位高產的學者。

黃教授在進行多領域學術研究的同時,依然保持著自中學時代開始的文學創作熱情,他寫詩、寫散文和小說時隨性而發,自謙曰“寫作就是記日記”。文學作品散見於各類報刊和文學期刊中,也是一位多產的詩人,曾出版文學作品集《沉默》、《空空集》等。

2015年起,應校長潘露莉之邀,黃教授受聘為本校教授,每學期均回到母校為文史系、華文教育系學生授課。在教學過程中,黃教授基於當前學生的華文水準較低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循循善誘,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深受學生好評。

黃教授極力贊成和積極推動在本校設立中正菲華文學館,並對菲華文學館的籌辦和發展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今次黃教授身體力行向中正菲華文學館贈送一批著作,就是對菲華文學館籌辦的最好支持。

中正學院菲華文學館喜迎菲華文壇貴賓 陳瓊華贈送一批圖書、王禮溥贈送珍貴報刊


11月25日下午,菲華著名作家、“王國棟文藝基金會”主席陳瓊華女士在菲華著名畫家、作家王禮溥校友和菲華知名作家、本校原中文主任黃珍玲校友陪同下來到本校,受到校長潘露莉博士的熱情接待。陳瓊華女士此行向中正學院附設的菲華文學館贈送50餘冊圖書,  

  陳瓊華女士(筆名小華)祖籍福建省晉江市,是位土生土長的菲華作家,歷任亞洲華文作家協會總會副會長,亞洲華文作家文藝基金會董事,菲華文學基金會理事,菲華耕耘文藝社常務理事,菲律賓《聯合日報》文藝副刊《耕園》主編及“王國棟文藝基金會”主席等。

     1963年起,在丈夫菲華著名文藝活動家(菲華耕耘文藝社創始人之一)王國棟先生的影響下,陳瓊華女士開始文學創作,並堅持至今。幾十年間在菲律賓、香港、臺灣等地報刊發表了大量的散文、小說作品,已出版個人專著兩部,同時還從事美術創作,曾榮獲中國文藝協會第三十三屆海外文藝工作獎,臺灣省文藝作家協會中興文藝獎及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文學貢獻獎等。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亡夫王國棟名字命名“王國棟文藝基金會”,創設文藝獎,出版文藝叢書,積極推動菲華文藝的發展與交流。2000年參加慈濟,2005年受證為慈濟委員,同時皈依證嚴上人,法號慈凡,承擔(A4)社區協力組長,積極投身慈善事業。菲華著名畫家、作家王禮溥校友曾這樣評價到:“人的一生就好似閃電流星般悠悠之間便即消逝,陳瓊華在有限的生命過程中獻身文壇,從事創作,此外結緣慈濟,心存善念,身行善事,積極奉獻,憑藉智慧光芒肯定生命的永恆和諧,促成生命的至真至善;多彩多姿,提高了至美的生命世界。”

    陳瓊華擔任主編的菲律賓《聯合日报》文藝副刊《耕園》週刊,1981年8月4日起每星期二隨《聯合日报》出版,初期由陳鴻山、黃碧蘭負責編務;1983年陳奉輝接棒,推出「散文列車」、「散文星座」;1987年黃棟星接編,推展「年青出擊」專輯,同時增刋「菲華女作家散文展」及「小說競塲」;1992年11月陳瓊華接任耕園週刊主編後,恰逢菲華文藝發展的低潮,為辦好週刊,陳瓊華克服了重重困難,使得《耕園》週刊得以延續,迄今前後二十三年,《耕園》週刊共出版一千八百餘期,創造了菲律賓華文報史上文藝副刊辦刊時間最長的奇跡。

     陳瓊華女士為紀念亡夫王國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而設立的“王國棟文藝基金會”,多年來頒發過多次文藝獎,並資助出版了十餘部菲華作家著作,為發展菲華文藝做出了卓絕的貢獻。對此,她說:“文藝基金會的設立,形式上固然為著紀念先夫王國棟,而實際上是表達我延續其志趣的決心,惟有這樣做,把我的心靈提昇,把我的行動踏實,盡量接近他生前的意向和作為,才對得起他而稍覺寬慰。”對於菲華文藝界各自為政的狀況,她更是心急如焚,她曾說:“菲華文壇幾年來舉行過無數次的學術講座,大都是以外來的名家為邀請對象,如能經常舉行菲華作者座談會,讓大家平心靜氣地為菲華文藝所面臨的種種問題提出討論,相信這樣,非但可以逐漸消除無謂的門戶之見,甚至還可以摒除團體與團體、個人與個人之間無形的隔閡。”

    陳瓊華的文藝創作以情緯文,其記敘散文大都以親人、知己、故交等某個身份記敘一件事情或描述一個故事,而通過這些題材抒發深切的情感,以真情思與讀者傾心而談,筆之所至,情之所至,情韻纖穠自然和諧,立意措詞渾融有味,照徹讀者心懷,而引起內心情感的共鳴。臺灣著名作家張香華評價說:“小華的創作除了詩之外,散文、微型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都多所嘗試。我驚訝於她對社會底層生活的描繪生動和觀察入微,她甚至筆下的人物往往都是有血有肉的靈魂,絕對不是紙做的鮮花……她的作品中具有向人生、向人性的探索與思考,已經不是‘海外華人作家’一種身份名詞所能概括得了的。”

                王禮溥校友此行除了專程陪伴陳瓊華女士贈送書籍以外,還給文學館帶來了非常珍貴的禮品,即他珍藏了70多年極其珍貴的《重慶日報》簡報。三張簡報分別為1946年10月30日、11月6日以及11月22日戰後中正校友會學藝股在《重慶日報》主編的特刊。内容包括校友投書、校友寫的詩與散文,最珍貴的尤其10月6日簡報上刊有記者訪問王故校長的特稿:《王校長的談話》,文中,王故校長暢談有關校友升學、復興母校以及校友動態等事宜。另外還有一篇校友寫的《中正三年》以及《我們要堅持復課》等文章。

除了贈送珍藏資料以外,王禮溥校友還贈送一本收集著自己60年繪畫生涯的畫冊。

More Articles...

  1. 吳勝利校友向中正學院菲華文學館 轉贈故王福民老師專著《靈犀集》
  2. 菲華著名作家王勇、林素玲伉儷 向中正學院附設菲華文學館贈書
  3. 中正學院數學尖子顯威 國際校際數學競賽揚名
  4. 中正學院小學部許賢銘等囊括市區青年會 國語歌唱比賽首五名

Page 205 of 353

Announcements

Jun 18

Online Parents' Orientation (AY 2025-2026)

Read more...

See more

Student Life

Street View

CCTV Image

* Image refreshes every 10 seconds.

Downloadable Forms